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康复专题

小儿尿路梗阻的检查

2017-07-22  

贫血常继发于慢性泌尿系感染或双侧肾积水引起的尿毒症,血白细胞增高提示有活动性感染,梗阻性肾病时,尿液检查可呈正常,但通常尿密度和渗透压降低,红,白细胞增多;尿蛋白阴性或少量(<1.5g/24h),可见颗粒,透明或蜡样管型,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泌尿系感染,双侧肾积液时,尿液在肾小管中流速减慢,尿素重吸收增加,而肌酐无此现象,正常尿尿素氮/尿肌酐比值为10∶1左右,双侧肾积水时比值降低,当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存在时,出现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为确定梗阻性肾病的部位,病因及严重程度,必须使用影像学检查技术:

1.超声检查

由于此项检查属非创伤性,不依赖肾功能,故为确定肾盂,肾盏有无积水的首选检查,精确性大于90%,但B超检查的假阳性率为8%~26%,也不能确定梗阻性肾病的部位和病因,是其缺点, B型超波检查可协助尿路梗阻的定位,如输尿管近端梗阻,输尿管不扩张,而下尿路梗阻或输尿管远端梗阻,反流,则输尿管出现扩张

2.腹部平片(KUB)

腹部平片可见肾影轮廓或钙化影,可帮助发现肾,输尿管阳性结石,了解肾脏大小。

3.静脉肾盂造影(IVP)

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双侧肾及输尿管情况,这是既反映肾脏,肾盏,肾盂和输尿管解剖结构,又粗略反映肾功能的一项检查,小儿常规用60%或76%泛影葡胺,新生儿8~10ml,<6个月10~12ml,6~12个月12~15ml,而肾功能不良,尿素氮高达50mg/dl,而不是尿闭时,可加大剂量达2.2ml/kg,加等量葡萄糖液快速滴入,延迟摄片,60~120min摄全尿路片,可使大部分病例取得满意效果,肾积水时可见到造影剂滞留于扩大的肾盂内,但当血清肌酐水平大于442祄ol/L时,通常显影差,不应选择此项检查,必要时尚可采用肾穿刺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但须两侧分别进行,以免发生肾功能衰竭。

4.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在诊断儿童下尿路梗阻很常用,怀疑有下尿路梗阻者,在造影结束前等待膀胱充盈后作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可显示病变。

(1)方法:造影剂可通过3种方法进入膀胱:

①经静脉给药。

②经尿道插导尿管人膀胱,注药后,拉出导管,做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在婴儿则须用手压膀胱做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③经耻骨上区穿刺注药。

(2)注意点:任何方法都要注意下列要点:

①当排尿时要多次摄影,以观察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因膀胱输尿管反流不是在每次检查时都能见到,要摄斜位片。

②将膀胱充盈至它的容量,以便估计有无成小梁,5~13岁膀胱容量(ml) =146ml+6.1×年龄,新生儿为75ml,大儿童可达300ml。

③膀胱排空后注意剩余尿的问题,尿道的局部片最好用斜位,它的优点是排尿时可以看到尿道的全长,斜位睾丸所受放射量最少。

④膀胱尿道造影须注意正常的充盈缺损即内括约肌在排尿终末时更为明显,而正常精阜部也可有充盈缺损。

5.放射性核素检查

肾图检查是了解分侧肾功能较好方法,除可协助梗阻定位诊断外,并可了解分肾功能,但对梗阻定位较差,泌尿动态显像对梗阻诊断价值不如IVP,但此项技术只用小剂量放射性核素,没有造影剂的全身反应,可灵敏地显示残余肾功能,对了解患者肾功能能否恢复或肾脏可否保留很有帮助,肾图和泌尿系动态显像检查期间,静脉注射呋塞米0.3~0.5mg/kg,有助于确定有无机械性梗阻。

6.CT

对确定梗阻性肾病的梗阻部位和病因特别有用,有取代侵入性逆行肾盂造影检查的趋势,但由于CT价贵,使用较大量造影剂,故不作为首选。

7.磁共振成像(MRI)

优缺点与CT相似,磁共振水呈像(MRU)可清楚显示上尿路梗阻的定位,尿流动力学结合X线检查,对下尿路梗阻中一些问题的检出非常重要,如膀胱的顺应性和膀胱迫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调等。

8.输尿管肾盂造影

分为顺行和逆行两种,顺行造影用于以上检查尚不能清楚显示病理解剖改变或肾脏排泄造影剂差的病例,通常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入扩张的肾盂,注入造影剂进行检查,此项技术不仅用于诊断,而且可用于治疗,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需在膀胱镜检查下进行,膀胱镜对于观察后尿道和膀胱病变有独到之处,在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插管,从单侧或双侧输尿管收集尿液进行分析,然后注入造影剂,可显示输尿管或输尿管肾盂梗阻。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