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肚脐的烦恼

2017-10-10  

      肚脐的烦恼

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的胎盘相连,脐带根部和胎儿腹部正中连接处称为脐,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脐带内有脐静脉和脐动脉(和胎儿内的血管相连接),以及卵黄管(和胎儿的小肠连接)、脐尿管(和胎儿的膀胱连接)等结构.这些结构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和断脐后,或闭塞、或纤维化、或消失,最后仅残留一皮肤瘢痕凹陷。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1-2天后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天以后自行愈合。如果胎儿脐部发育过程异常或有残遗结构的存留,就会形成各种畸形。 


如果出生后脐部护理不当,细菌会生长繁殖,引起脐部炎症。脐部护理很简单,每天用棉签沾75%的酒精后,在脐部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擦拭1周,共2次,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擦拭干净;再用干棉签擦拭一次;早晚各一次;洗澡后或被大小便污染后更应如此处理。这样连续消毒7-10天,如果没有红肿、渗出物可以停止消毒。

但一个小小的脐部,疾病多达10余种。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肚脐流水(黏液)的新生儿和小婴儿,其中许多被诊断为“脐茸”,  许多家长不知道脐茸是什么,下面就详细说一说。

如果肚脐表面可看见一肉芽样组织,外表颜色稍红,很象一小块外表湿润的粉红肉,一般约米粒到黄豆粒大小,位于肚脐中央,分泌物不断,碰之,有时流少量的血性物,则考虑为脐茸。由于它隐藏在脐窝内,加上许多家长根本就不敢动宝宝的脐部,所以只看到孩子肚脐有分泌物,却从来未见过脐茸的真面目。  实际上用消毒棉签轻轻撑开脐部皮肤凹陷、擦去分泌物,即可见到发红的脐茸,它大致有几种形态:①米粒状,体积约绿豆大小,平铺于脐的中央;②蒂状,色红,肿物上大下小,靠近脐处变细;③粗大,色红肿物较大,直径有时超过0.5厘米,且根部无变细改变;④合并其它情况,如窦道或瘘。

使用普通外用药物脐茸不会消失,对蒂状脐茸可以丝线结扎,米粒状脐茸可以局部破坏加反复医用酒精擦拭,粗大的脐茸多需要手术,有合并症的脐茸一般需住院检查和治疗。


其他一些脐部疾病,如刚出生时,如脐部有一包块,表面有一层透明膜包绕,透过这层膜可以看到肠管、肝脏等组织,则考虑为脐膨出,这时则需要及时送到专科医院就诊。如出现肠管外露、则需使用消毒纱布覆盖后再用保鲜膜覆盖一层紧急送医。脐带脱落后,如脐部反复有渗液,棉签从脐部正中心可插入1cm左右,则考虑脐窦可能,是卵黄管发育异常的一种,此时可增加局部消毒次数,消毒时注意棉签需插入窦道里面旋转棉签消毒,这样效果更好。当脐部出现反复渗液、消毒后未见好转、周围皮肤发红或脐部可见大便、小便样物质流出,另或脐部可见肠管样鲜红组织,需警惕脐肠瘘或者脐尿管瘘的可能,需至专科医院就诊。宝宝逐渐长大,当哭吵时脐部可见一凸起物,表面皮肤完整,这是脐疝,一般2岁以内不需特殊处理,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脐部肌肉慢慢增厚绝大部分可自愈。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